國立陽明交大博雅書苑
LAC COLUMN

博雅專欄

  • 博雅典型在夙昔—一群推動台灣文化風潮的工程師故事  作者/陳一平

    博雅專欄

    博雅典型在夙昔—一群推動台灣文化風潮的工程師故事 作者/陳一平

    合校前的交大是一個以理工見長的大學,工程師的養成教育強調務實理性、腳踏實地,很難將它與文學、藝術、政經思潮的引介事業聯想在一起,然而我們是生活在台灣...
    閱讀更多
  • 街屋與南北貨、藥草香與在地醫療史:跟隨博雅書苑走進大稻埕—張立鴻

    博雅專欄

    街屋與南北貨、藥草香與在地醫療史:跟隨博雅書苑走進大稻埕—張立鴻

    想到大稻埕,同學會想到什麼畫面呢?是人山人海的年貨大街、是七夕港口河畔的絢爛煙火,是混合了各式中藥材、乾貨的濃郁香氣、是一排排以水泥或印花裝飾的長型紅磚街屋
    閱讀更多
  • 從蕎麥麵中看到永續—楊谷洋

    博雅專欄

    從蕎麥麵中看到永續—楊谷洋

    趁著到京都參加國際會議的機會,再次造訪本家尾張屋,這家以蕎麥麵著稱的老店成立於西元1465年,別懷疑,你沒有看錯,真的是接近560年前,我眼前這份「寶來蕎麥」是店中的代表性名物
    閱讀更多
  • 【淺探集3】不能證偽,不成科學—葉李華

    博雅專欄

    【淺探集3】不能證偽,不成科學—葉李華

    閱讀更多
  • 【淺探集2】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距離—葉李華

    博雅專欄

    【淺探集2】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距離—葉李華

    閱讀更多
  • 書苑發展白皮書編寫札記—曾憲政

    博雅專欄

    書苑發展白皮書編寫札記—曾憲政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與2005年克拉克獎(此獎為問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必要但不充分條件)得主Daron Acemoglu (他也是《國家為什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與《權力與進步》兩本暢銷巨著的主要作者),向來強調:發展藍圖(Blueprint)或是策略(Strategy)
    閱讀更多
  • 【淺探集1】量變質變,處處可見 — 葉李華

    博雅專欄

    【淺探集1】量變質變,處處可見 — 葉李華

    閱讀更多
  • 「生成」式現代博雅教育敞開的無限性--李恩齊  PART 1:個體與整體

    博雅專欄

    「生成」式現代博雅教育敞開的無限性--李恩齊 PART 1:個體與整體

    在AI浪潮席捲全世界的2024年,其自主學習、演進的能力使各領域必須重新思考自身的獨特與無可取代性。因此,本文以AI概念類比人類的學習過程,融合教育哲學家John Dewey的論述,將教育視為動態的過程而非靜態的、KPI式的知識灌輸計畫,提出以「生成(becoming)」式博雅教育做為回應現代情境的教育路徑,探索博雅教育永續發展的可能路徑。關於「生成」這一概念,科技界使用“generative”,本文則採用以人的動態存有為主的“becoming”,意在強調教育過程的動態本質:個體在不同的關係鏈中自我覺察,而激發其對整體—成為一個全人
    閱讀更多
  • 中世紀大學生的生活—胡正光

    博雅專欄

    中世紀大學生的生活—胡正光

    閱讀更多
  • 法學與博雅教育-程源中

    博雅專欄

    法學與博雅教育-程源中

    並不令人意外的是,有這麼多的法學研究和司法分析,它們並非原創性,並非經驗性;它們因襲傳統而且脫離現實,是全然的文字和論辯(事實上是冗長好辯),狹隘地專注於釋義問題,著迷於最高法院的最新判決,且被細瑣短暫而非明顯
    閱讀更多
  • 定向越野中的身體 — 魏豐閔

    博雅專欄

    定向越野中的身體 — 魏豐閔

    2023年11月11日,冬日清晨有些涼意,陽明校區身著亮色系服裝的健行隊伍,伴隨著此起彼落的交談話語,為冷冽的空氣增添了幾絲暖意。這天體育室辦理了第二屆的定向越野日活動,回溯2022年因著合校之初,為能促進交流、醞釀集體感,籌辦首屆以大一新生為主要對象的定向越野日活動,在累積了一年的經驗後,第二年活動以跨域交流為核心價值,擴大參與對象為全校所有學生,感謝總務處慷慨支援校區接駁專車服務
    閱讀更多
  • 關於藝文的二三事(一) – 陳一平

    博雅專欄

    關於藝文的二三事(一) – 陳一平

    自交大校區藝文中心2000年成立以來,每年學校均投注數百萬的經費,讓藝文中心在校園中提供師生豐盛的視覺藝術饗宴,以及精彩的音樂會與其他類型的表演活動。合校之後,藝文中心進一步擴大辦理已成陽明校區傳統的藍花楹創作獎,爲所有陽明交大人的校園生活注入藝術、音樂、文學的氣息。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