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大博雅書苑
LAC COLUMN

博雅專欄

【淺探集1】量變質變,處處可見 — 葉李華
【淺探集1】量變質變,處處可見 — 葉李華

博雅專欄

【淺探集1】量變質變,處處可見 — 葉李華

量變質變,處處可見

  我一向堅信在學習過程中,親切感能助人事半功倍,陌生感則恰恰相反。因此無論講授研究所的高等課程,或是大學部的通識課,我都會適時介紹一個科普式的比喻:只要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造物者經常自我抄襲,讓許多事物一再換湯不換藥地重複出現。建立這個共識後,下回我只消告訴同學「這又是自我抄襲」,親切感便油然而生,屢試不爽。
  舉個具體的例子,在「規範場論入門」這門課,我會先解釋為何電磁場是規範場,接著便利用自我抄襲的比喻,指出其他交互作用無非是高級的電磁場,只不過數學形式較為複雜。言下之意,同學們應集中心力克服數學障礙,不必擔心後面藏有更高深的物理意義。
  在我的課堂中,最常出現的自我抄襲當數「從量變到質變」這個規律。凡是涉及「量變質變律」的課程,我總是在第一節課優先介紹,強調無論是自然界或人類社會,服從此一規律的現象比比皆是,因而從物質科學到生命科學,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幾乎處處可見它的蹤跡。
  不過為了善用時間,我並未從祖師爺黑格爾談起,對《自然辯證法》這本經典則是一語帶過,隨即開始討論量變質變律的常用定義(雖然既不嚴格也不唯一):當某個關鍵參數或因素累積到一定程度,便會導致系統產生跳躍式或本質上的改變。最常見也最通俗的例子,就是隨著溫度上升,H2O會經歷兩次質變,一次在攝氏0度,另一次在100度。
  然後,為了闡揚量變質變律的普遍性,我會盡可能分享多元化的實例:
*分子雲的聚集過程是量變,恆星誕生是質變;
*鈾原料的堆積過程是量變,連鎖反應是質變;
*水分子逐一增加是量變,形成流體是質變;
*神經元漸漸增長是量變,意識湧現是質變;
*體貌日衰是量變,回歸塵土是質變;
*民變四起是量變,改朝換代是質變;
*商品短缺是量變,價格上漲是質變……
  某些例子縱有牽強附會之嫌,我認為也無傷大雅,畢竟見仁見智。像是徐志摩主張的「數大即是美」:數大了似乎按照著一種自然律……激動我們審美的本能,激發我們審美的情緒。此外,闡述科學發展的「典範轉移」理論,亦不妨視為量變質變律的活學活用。以大陸漂移說為例,它之所以從異端變為地球科學的中堅,正是因為證據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扎實。
  話說回來,量變質變律終究是源自哲學的抽象規律,不算正統的科學定律,因此雖有助於教與學,也很容易衍生誤解。為了強調這點,我總是先進行一番鋪陳:
  這個規律是我們一窺科學堂奧的有力工具。舉例而言,縱使科學家無法準確回答「生命如何出現」這個大哉問,起碼已經確定生物皆由原子構成,沒有任何神秘成分,然而幾十個原子絕不會引發生命現象,必須多得多的原子才有機會讓生命無中生有,這就是典型的從量變到質變。
  接著我趕緊借題發揮,強調所有的工具都有先天限制,量變質變律當然不例外。儘管它能描述許多現象,卻一律既粗略又浮面,而且絲毫不具解釋力,前述的「生命誕生理論」便是鮮活的示範。所以我們必須牢記,那些現象背後應該還有更基本、更正確的原理或原因。
  以H2O兩次質變為例,溫度其實只是檯面上的因素,而且嚴格說來,升溫過程根本不算是「累積」,因為溫度並非可相加的物理量。真正引發質變的因素是逐漸注入其中的能量,由於這些能量的作用,才導致冰融化為水,水沸騰為蒸氣。
  最後,在下課前幾分鐘,我通常會再打個比方:若說科學定律是精確的導航系統,量變質變律頂多是簡易指南針,只能指出大略的方向。它固然有機會在關鍵時刻發揮關鍵作用,但我們必須牢記「盡信不如無」的鐵律,方能正確使用這個雖簡陋卻永不落伍的工具。
  循循善誘至此,相信同學心中已經產生質變,我心滿意足踱出了教室。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