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大博雅書苑
LAC COLUMN

博雅專欄

【淺探集2】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距離—葉李華
【淺探集2】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距離—葉李華

博雅專欄

【淺探集2】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距離—葉李華

自然科學與數學的距離

  讓我們用一道選擇題,當作本文的切入點。請問下列敘述何者為真?
A.圖靈是人工智慧之父
B.圖靈本人並非人工智慧
C.數學是自然科學之母
D.數學本身並非自然科學
E.以上皆是
  如果你一時拿不定主意,不妨先看看下面的分析,再選出心中的正確答案。


一、自然科學的研究對象存在於自然界,數學則否
  早在兩千多年前,數學就經歷了一次脫胎換骨的過程,將研究對象從看得見摸得到的東西,如牛羊和土地,逐步抽象為看不見摸不到的概念。舉例而言,一隻雞、兩隻鴨、三隻鵝和1、2、3就有本質上的差異,前者具體,後者抽象。數學公式也是同樣的道理,例如1+2=3能描述無數的實際情況,而a+b=c適用性更廣,這就是抽象化的威力。
  幾何形體也應作如是觀,比方說,數學家定義的「圓」是一種完美無瑕的結構,至於真實世界的圓形,無論太陽、滿月或車輪都各有各的瑕疵。雖然奈米科學家已經能將原子排成一圈,但在數學家眼中,這樣的圓圈仍和一串念珠相差無幾。

二、數學成果可以證明不能推翻,自然科學剛好相反
  自然科學或多或少會使用歸納法,然而研究對象無窮無盡,任何結論都不可能一一驗證毫無遺漏,因此它們都是(若干時日後)有可能被推翻的定律。反之,數學的重要成果皆來自演繹,一旦導出或得證便永遠成立。即使有人用無懈可擊的方法推導出1+1=10,也並未否定1+1=2,他只是改用二進位罷了。

三、自然科學的成果皆為發現,數學則接近發明
  自然科學研究的是既存事物或規律,任何成果都不算無中生有,所以當然屬於發現。至於數學公式或定理,既然基本元素全是抽象概念,廣義來說無一不是心智運作的產物。你可以發明1+1=2,他可以發明1+1=10,而圖靈則可以發明1+1=11(想想這是幾進位?)。

四、數學可以任意推廣,自然科學則有限制
  推廣既有成果是數學家的天性,例如從平面幾何推廣到球面幾何乃至立體幾何,都是古希臘數學家的輝煌成就。後起之秀則更上N層樓,繼續用想像力開發更高維度的空間,獲得相當豐碩的成果。這些空間和真實世界沒有直接關係,甚至間接關係也不存在,其學術價值卻受到一致肯定,不會有數學家質疑實用與否。

五、數學基礎與自然科學基本精神頗有出入
  演繹科學必須建立在堅實根基上,否則無異於沙上城堡。因此,早在歐幾里得的時代,數學便走上一條特立獨行的公理化之路。縱使公理一律具有不證自明的特色,「所有的直角彼此相等」便是典型的例子,但公理化的基本精神除了不證自明,還有不容置疑,這在一般人看來就有違科學精神了。
  不過,就自然科學觀點而言,數學基礎中最離經叛道的並非公理,而是所謂的「無定義名詞」。這些名詞被剝奪了擁有明確定義的資格,但它們所代表的概念起碼符合你我的直覺經驗。這麼說雖然有點玄,事實上,無定義名詞的實例並不罕見,幾何學的點和直線都是這個家族的成員。至於為何要弄得如此神秘,數學家當然有不得以的苦衷。倘若不以無定義名詞當作人為的出發點,一定會有人發揮追根究柢的精神,沒完沒了一路追問下去,那麼數學的根基注定成為無底洞,怎麼也找不到著力之處。

  真理越辯越明,現在,正確答案是不是呼之欲出?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絡作者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