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CU LAC
博雅書苑於今年二月獲教育部通過正式成立,這也象徵陽明交大博雅教育邁向一個新的里程碑。
一轉眼,又到了九月開學迎接新生與新學期的時刻,博雅書苑除了協助同學的加退選與學分認證事宜、協助安排老師們開設課程所需要的教室/跨校區教室、遠距教學、教學助理的聘雇等等例行事務。同時即將推出自暑假初便開始精心籌備的「課.城市」新系列課程的宣傳工作也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
最近被託付一項任務--思索博雅書苑所屬的學生核心能力和基本素養,這件事情一直縈繞在我腦海,然後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和最近中東地區的以巴衝突1產生連結,我試試看能否在有限的篇幅中把這個聯想的內在邏輯說明清楚。
回想個人過去的教學經歷多與經濟專業有關,而近因參與書苑團隊有了開設通識經濟領域課程(亦被多校歸為核心領域或相關向度的範疇)的嘗試,尤其是面向多數非人文社會專業領域的學生
「愚蠢」是帶着強烈批判性的字眼,我個人偏好以「錯置的熱情」來取代之。
社教中心的成立,乘載著一個遠景, 夢想通過建立關係,讓陽明交大的學生有獨樹一格的特質! 透過建立跨校區的關係,我們的視野能更寬廣; 透過建立跨域社群的關係,學生能從彼此身上看到未來想要型塑的自己; 透過建立與在地的關係,學生對於身邊的地物更有關懷;
在通識領域工作多年,從入行以來便常被問到大學的願景與價值。這次參與書苑,成為陽明交大第一批的新創學院,擔起素養教育的規劃,這類話題又開始浮現。
關於人的教育,一個天大的好消息是:一個人的自我,包括其個性的傾向與穩定性、才能的類型與開展程度、情緒的覺知與管控、以及各種核心價值觀等等,並不是在個體長大後就固定不變的東西,而是一個不斷演化成長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