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專欄
關於藝文的二三事(二)/ 作者:陳一平
關於藝文的二三事(二)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的金字塔理論」,馬斯洛對心理學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發現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的現象。他發現,許多各行各業中的傑出人士經常會經歷一種特殊的、極度愉悅的意識狀態,他稱這種狀態為「高峰經驗」。
高峰經驗是一種超越自我、與宇宙合一的體驗。它通常伴隨著以下特徵:
・忘我狀態: 在高峰經驗中,個人會暫時忘卻自我,與所做的事情或所體驗的事物融為一體。
・時空感扭曲: 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變得模糊,甚至消失。
・強烈的愉悅感: 體驗者會感受到極度的喜悅和滿足。
・整體感: 世界被感知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繫變得清晰。
・超越性: 體驗者會感受到超越自我的力量,並與宇宙產生一種連結。
馬斯洛認爲高峰經驗是人類心理發展的最高境界,它代表著個人與宇宙的合一。通過理解高峰經驗的現象和重要性,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並過上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活。
馬斯洛對高峰經驗的研究大致落於1940-60的年代中,到了70年代,另一位重要的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開始了後來變得非常知名的心流(flow)研究。雖然心流的現象和高峰經驗有相似之處,但是兩者仍有以下的顯著區別:
心流的定義與特徵如下:
・定義: 心流是一種全神貫注、忘我的狀態,個體完全沉浸在當下的活動中,體驗到極度的滿足感和快樂。
・觸發: 心流通常發生在個體的技能與挑戰達到平衡時,例如運動、音樂、工作等。
・特徵: 清晰的目標、直接的回饋、行動與意識的合一、時間感扭曲、忘我、愉悅感。
・強調: 更強調在活動中的沉浸感、專注力和滿足感。
總結來說,高峰經驗是一種更廣泛、更神秘的體驗,而心流則是一種更具體、更可操作的狀態。兩者都代表了人類心理的最高境界,對我們理解自我和世界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很多管道可以讓人進入心流或高峰經驗中,諸如藝術或科學的創作、登峯造極的體育/舞蹈/武術活動、宗教感動、靜心冥想等等。對我個人來說,這個管道一直是音樂與美術。
在我有數的高峰經驗中,阿雷格利(Allegri, 1582-1652)的求主垂憐(Miserere mei, Deus)就曾經兩度把我帶入一種難以名狀的天人合一體驗中。第一次是我大學時第一次買了這部作品的錄音帶,當晚躺在牀上用耳機連着Walkman聽帶子,由於身體疲憊,很快進入淺睡中,然而當音樂進入求主垂憐曲當中,由第二合唱團唱出的段落:「Amplius lava me ab iniquitate mea: Et a peccato meo munda me. (請更徹底地洗淨我的罪孽,並潔淨我的罪。)」時,我似睡非睡的意識瞬間進入一種非常特殊的時空體驗狀態中,似乎身體完全消融在一片白雲或白光當中,空中無處不鳴響着天使歌唱的聲音。多年以後,我又在Berkeley的一座教堂裡,聆聽英國的泰利斯學者合唱團(The Tallis Scholars)的現場演出,而再度進入類似的狀態。
其他的高峰與心流經驗就留待後續的文章再作介紹,在此簡單的小結:只要人有過這類的超驗體驗,就會把審美或創作等精神層次的活動看得比麪包更重要,期許藝文中心能夠不斷爲更多師生擔任引發其高峰或心流經驗的管道。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提到了心理學家馬斯洛(Abraham Maslow)所提出的「需求層次的金字塔理論」,馬斯洛對心理學還有另外一個重要貢獻,就是發現高峰經驗(peak experience)的現象。他發現,許多各行各業中的傑出人士經常會經歷一種特殊的、極度愉悅的意識狀態,他稱這種狀態為「高峰經驗」。
高峰經驗是一種超越自我、與宇宙合一的體驗。它通常伴隨著以下特徵:
・忘我狀態: 在高峰經驗中,個人會暫時忘卻自我,與所做的事情或所體驗的事物融為一體。
・時空感扭曲: 時間和空間的概念變得模糊,甚至消失。
・強烈的愉悅感: 體驗者會感受到極度的喜悅和滿足。
・整體感: 世界被感知為一個有意義的整體,各個部分之間的聯繫變得清晰。
・超越性: 體驗者會感受到超越自我的力量,並與宇宙產生一種連結。
馬斯洛認爲高峰經驗是人類心理發展的最高境界,它代表著個人與宇宙的合一。通過理解高峰經驗的現象和重要性,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並過上更充實、更有意義的生活。
馬斯洛對高峰經驗的研究大致落於1940-60的年代中,到了70年代,另一位重要的心理學家契克森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開始了後來變得非常知名的心流(flow)研究。雖然心流的現象和高峰經驗有相似之處,但是兩者仍有以下的顯著區別:
心流的定義與特徵如下:
・定義: 心流是一種全神貫注、忘我的狀態,個體完全沉浸在當下的活動中,體驗到極度的滿足感和快樂。
・觸發: 心流通常發生在個體的技能與挑戰達到平衡時,例如運動、音樂、工作等。
・特徵: 清晰的目標、直接的回饋、行動與意識的合一、時間感扭曲、忘我、愉悅感。
・強調: 更強調在活動中的沉浸感、專注力和滿足感。
總結來說,高峰經驗是一種更廣泛、更神秘的體驗,而心流則是一種更具體、更可操作的狀態。兩者都代表了人類心理的最高境界,對我們理解自我和世界具有重要的意義。
有很多管道可以讓人進入心流或高峰經驗中,諸如藝術或科學的創作、登峯造極的體育/舞蹈/武術活動、宗教感動、靜心冥想等等。對我個人來說,這個管道一直是音樂與美術。
在我有數的高峰經驗中,阿雷格利(Allegri, 1582-1652)的求主垂憐(Miserere mei, Deus)就曾經兩度把我帶入一種難以名狀的天人合一體驗中。第一次是我大學時第一次買了這部作品的錄音帶,當晚躺在牀上用耳機連着Walkman聽帶子,由於身體疲憊,很快進入淺睡中,然而當音樂進入求主垂憐曲當中,由第二合唱團唱出的段落:「Amplius lava me ab iniquitate mea: Et a peccato meo munda me. (請更徹底地洗淨我的罪孽,並潔淨我的罪。)」時,我似睡非睡的意識瞬間進入一種非常特殊的時空體驗狀態中,似乎身體完全消融在一片白雲或白光當中,空中無處不鳴響着天使歌唱的聲音。多年以後,我又在Berkeley的一座教堂裡,聆聽英國的泰利斯學者合唱團(The Tallis Scholars)的現場演出,而再度進入類似的狀態。
其他的高峰與心流經驗就留待後續的文章再作介紹,在此簡單的小結:只要人有過這類的超驗體驗,就會把審美或創作等精神層次的活動看得比麪包更重要,期許藝文中心能夠不斷爲更多師生擔任引發其高峰或心流經驗的管道。
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