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大博雅書苑
LAC COLUMN

博雅專欄

歐洲中世紀的博雅教育 – 胡正光
歐洲中世紀的博雅教育 – 胡正光

博雅專欄

歐洲中世紀的博雅教育 – 胡正光

中世紀大學出現之前,歐洲的「教育」基本上是對未來職業或身份的訓練,並且都在私人的場所進行。在騎士的宅邸,騎士培育未來的騎士,騎士夫人則培育未來的騎士夫人;工匠、商人則在自己的家裡(也是工作場所)訓練學徒,經過一定的學習年限之後,允許學徒自立。但這些學習的內容並不被當作「知識」。少數博學之士以家教的身份教授知識,他們是我們今天所稱的人文學者,且多數出身修道院。也就是說,「知識」要在宗教機構裡才學得到,內容基本上就是神學,有關神的一切被當作知識。不過,「學校」並非一直都只存在於修道院,主教座堂學校後來逐漸取代了修道院學校,有些並逐漸演變成中古大學,這也是為什麼中古大學與教會的關係很緊密。
 

至於教會學校要教授什麼呢?一本中古早期很普遍的教科書──De nuptiis Philologiae et Mercurii (On the Marriage of Philology and Mercury),介紹了七種「文藝」:文法(拉丁文)、修辭、辯證、算數、幾何、天文、音樂,成為整個中世紀人文教育的框架,也就是我們所稱的「博雅教育」。其實博雅教育不是中世紀才有的想法,古希臘就已經出現。博雅教育原文的意思是「自由教育」,是「自由人」所受的教育,必須辛苦勞動的「不自由人」並沒有受教育的權利。而「自由人」的教育重點是什麼?那就是要承擔「公民」的義務且需要培育公民的素養。換句話說,公民必須追求知識(智慧),並具有高尚情操,「七藝」被認為是達到目標的途徑。
 

中世紀的七藝中,前三種是獲得知識的工具與方法,通稱「三文」(trivium);後四種通稱「四藝」(quadrivium),不過四藝並沒有受到很大的重視。它們雖然算是不錯的知識,但拿來謀生就另當別論了。因此,後來法律、醫學等學科更受到歡迎。
 

時至今日,博雅教育的內容已經跟古代有很大不同,但有一點仍值得反思。教育的目的本來並非為了謀生,就算用知識謀生的趨勢在歐洲中世紀大學體系成形後已經出現,但謀生的知識還是不能被當作「自由人」的教育。這雖然是古時候歧視勞動的價值觀,但什麼是「自由的」,仍需要在大學教育中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