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內容區塊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博雅書苑

博雅專欄

博雅學堂概念 /作者:簡紋濱
xxx
博雅學堂概念 /作者:簡紋濱
博雅學堂概念-簡紋濱

我在2023年9月主動去開設百川學堂課程,這個課程任務看似乎簡單,只要邀請到各領域專業人員,聯繫好確認講師到課,課堂間再協助講師與同學互動,就能完成工作。

實際在學堂上遭遇的問題,卻是傳播博雅的困難。我們聽眾主要是大一學生與少數大二或大三同學,同學們是不同領域專業,加上百川同學以特殊選才方式入學,多數同學在高中時期,就耳濡目染沉浸在既定的專業領域,很難在短時間讓同學們理解其他領域的思維。另一方面,我們過去所邀請的專家學者,很多專家教授們是以同領域研究生為對象來準備演講,因此同學們有時無法揣摩講者所傳授的意念。

博雅的博可能是廣納各領域智慧,範圍除了人社、哲學、藝術、語言、教育、傳播、音樂、建築外,其實還包含有理工、資訊、電機、生科、醫學、農業,甚至科技產業半導體等各領域範圍,如何在各領域都是專業深入的結果下,能夠漸進的互相理解,再理解欣賞後,或許能跨領域合作甚至開花結果等,在艱深專業前提下要推廣與被理解便是一大課題。

我們在一整年要傳播的百川(博雅)學堂概念中,先從尋找邀請講師著手,講師的設定,是在找各領域已耕耘一段時間,有相當成果且稍微資深的專家。我們所邀請的專家,有在大學任職也有經營(事業)專業有成,試圖把學校的理想(理論)與業界實際經驗都帶給學堂聽眾,主要也是提供同學們各領域思維,欣賞人格個性與專業領域微妙互動與連結,各領域專業在發掘問題與處理事情等圭臬,從中讓同學們可以更清楚瞭解各專業優勢,學習檢視與確認自己的需求,未來更能夠跨領域溝通。

現行以考試為主軸的升學制度,我們常常忘記探索自己的潛能,在大學高等教育解除升學枷鎖後,多數同學以分數及職場上熱門領域為目標的導向,常常埋沒自我天分。在大學如何建構博雅教育,釋放同學禁錮的天賦異稟,找尋自我,並且串連各領域互相理解學習與合作,培養挑戰大是大非與做大事的人才,一直會是建構百川(博雅)學堂的重要目標。
 
 
  • 發布日期:113-07-03
  • 更新日期:113-07-03
  • 發布單位:博雅書苑
g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