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陽明交大博雅書苑
LAC COLUMN

博雅專欄

「生成」式現代博雅教育敞開的無限性 PART 2:自我與他者/作者: 李恩齊
「生成」式現代博雅教育敞開的無限性 PART 2:自我與他者/作者: 李恩齊

博雅專欄

「生成」式現代博雅教育敞開的無限性 PART 2:自我與他者/作者: 李恩齊

「生成」式現代博雅教育敞開的無限性    PART 2:自我與他者   作者/李恩齊

John Dewey將經驗學習視為教育的核心,主張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而是應在真實情境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亦即有效的學習在於個體主動探索以及與環境的互動過程。因此教育應超越單向、強制的知識傳遞,而應在開放的學習環境中,鼓勵學生探索、提出問題與創造解決方式,從而達到思想與精神的解放。真實情境中的學習能夠促使學生將理論轉化為實踐,在現實世界中測試並驗證其知識的有效性,是為知識的內化過程。值得注意的是,並非任何經驗都具有教育意義,須視經驗的質量而定:該質量並非單純由經驗的表面內容所決定,而是由其是否能夠引發深層次的認知與意識轉變來衡量,因為此過程可觸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教育者的角色便是引導其進行深入反思。換言之,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經驗不斷建構與再建構的過程:個體在與眾多形式的他者之相遇及互動中積累不同的經驗,學生的主體性與創造力則在此過程中得以生發。
正因為生命的無法自絕於他者而存在,因此教育在引導個體探索自我之際,亦須啟發個體社會責任的概念。Dewey曾提出自律與他律之間應存在平衡,以促進個體的社會整合與差異發展,因此教育的目標在於培養學生既能夠獨立思考,亦能理解並尊重社會規範的能力。自我與他者的關係是一個相互影響的動態過程,個體的發展除了取決於內在的能力與努力,同時仰賴個體與他人與環境的互動;這種互動過程既是知識的來源,亦是形成個體價值觀與社會技能的重要路徑。另一位哲學家Alfred North Whitehead的過程哲學提供我們另一個理解自我與他者關係的思考方向。Whitehead提出世界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事件與過程組成的動態整體,每個單一事件都是透過與其他事件的關係而存在的:他認為每一實體的行為與特性不僅僅是內在的,同時由它與其他實體的關係所形成。本文將其概念援用於教育中,學生的發展不僅依賴於個體內在的能力及努力,亦依賴於他們與他人與環境的互動;而個體透過無限延展的關係與互動形成其主體性與社會化,因而教育體系應致力於創造一個豐富開放的環境,促進學生在多樣化的經驗中成長。
簡言之,DeweyWhitehead的哲學思考啓發了現代博雅教育變革的方向,即對於經驗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以及自我與他者之間互動的重要性之共鳴。教育並非僅是知識的傳遞,而是透過真實情境中的體驗與實踐來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與能力培養。在此過程中,學生作為主動的探索者,與環境的動態互動構成了教育的核心內容,這樣的互動不僅促進了知識的內化,更促使思想與精神的自由發展。然而並非任何經驗都能達到教育意義,唯有引發深層次認知與批判性思維轉變的經驗方能稱之為有意義的學習經驗,教育者則必須在其中扮演啟發與引導的角色,Whitehead的過程哲學進一步深化了此觀點。他主張世界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事件與過程組成的動態整體,教育因此也應被理解為一個不斷建構與再建構的過程。學生的發展不僅依賴於內在的能力與努力,亦依賴於他們與他人及環境的互動,這種互動不僅是知識的來源,更是塑造個體價值觀與社會技能的關鍵路徑,在此視域下,教育體系的任務係引導學生實現自我與他者的相互建構。DeweyWhitehead的哲學共同指向一個核心觀點,即教育不僅是知識的累積,而是一種經驗的轉化與生命的動態共鳴。在此過程中,教育應鼓勵學生在探索自我之際,亦能肩負社會責任,達到自律與他律的平衡,進而在社會整合與差異發展之間找到動態的平衡點。

參考書籍
Dewey, John. (1916).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e Free Press.
Dewey, John.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 Kappa Delta Pi.
Whitehead, A. N. (1978). Process and reality: An essay in cosmology. Edited by D. R. Griffin & D. W. Sherburne. The Free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29)